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滚动 > 消息正文

“开荒音综”可以作为“宝藏歌手”失利的挽尊理由吗?

2021-06-15 12:30:10  来源:中国金融商报     编辑:音乐财经编辑部

作为一档湖南卫视重磅推出的音乐综艺,《谁是宝藏歌手》确实没有达到大众的预期效果。

文|曾亚丹

本以为《谁是宝藏歌手》会是今年爆款音综的种子选手,没想到开播后节目无论从收视还是讨论度来说,几乎已经隐形。

开播当天节目收视率为1.863%,在整个黄金档自办节目中排第四,不及《奔跑吧》和其衍生节目《好看中国蓝奔跑吧全员集结》以及《向往的生活桃花源》。播出以后,酷云EYE的数据也显示湖南卫视周五黄金时段的市场占有份额多次低于浙江卫视。

△5月28日卫视黄金档时间段市场占有率部分排名

豆瓣上节目的评分为6.4且在不断下降,最新一期网易云音乐官方的专辑也只有两千多的收藏量,影响力乏善可陈。

这样的反馈粉丝用“开荒音综”来为其开脱,但实际上节目的制作团队为原《声入人心第一季》的任洋团队,监制为《歌手》的洪啸工作室。

作为一档湖南卫视在周五黄金档推出的重磅音综,播出了七期依然没有达到大众的预期效果,节目究竟出现了什么问题?

1. 形式繁琐多余,音综本质模糊

早在节目未定下时就已经有博主在微博上发布节目的宣传海报。海报上显示,节目曾命名为《挺声而出》,类型定位于歌手职场生态真人秀。节目形式为歌手用数字编号代替自己的姓名成为“无名歌手”,通过努力重新得到姓名,获得认可。

这些信息让网友怀疑节目会是中国版的《Sing Again》,但播出后观众反馈节目的形式依然“让人摸不着头脑”。

节目设置第一期是面向推荐人的初舞台展演,第二期是面向观众的推荐舞台展演,第三期又是初舞台的展演,第四期是全新的合作舞台展演。

并且26位歌手只放出了18位歌手的初舞台,推荐舞台也只有7位歌手。这意味着有的歌手在合作舞台开始以前已经演了两轮,而有的歌手连自我介绍都没有被观众看到。而没有被播出的歌手在第四期合作舞台开始后又全都出现,整个编排没有逻辑可言。

节目的形式也非常繁琐。第一期歌手们上场要通过回答节目组提出的“你认为,你被什么藏住了?”这个问题,选择“舞台”、“时间”、“作品”、“人气”这些选项落座。

初舞台开始前屏幕先出现新一轮的展演条件,再出现每个歌手的关键词。推荐人通过对这两个信息展开分析和讨论后,歌手才得以进入展演舞台。而最终开始舞台表演,还要经过与推荐人一番谈话后才能进行。

节目一期有九十多分钟乃至一百多分钟,每期只呈现7-9首歌的表演。内容重点被安排在了推荐人对歌手的讨论和分析上,但这些分析和讨论对歌手真实身份的猜测没有实质性帮助。

推荐人对宝藏歌手筛选条件的讨论仅仅出现在第一位歌手登场前。接下来其他歌手出现时,推荐人多是从歌手提供的线索出发猜测其真实身份,筛选条件的设计感觉更像走个过场。

初舞台展演结束后的推荐舞台,需要推荐人打开大门走到观众面前给出线索,然后对线索解析给观众推荐后,吸引观众走进内场观看表演。

△节目中的大门设置

如果出现多位歌手的推荐人都为同一个,大门关闭又打开就显得很多余。比如罗永浩连着出现三次,观众的反应已经没有第一次看到推荐人时惊喜,罗永浩给观众打招呼也变成了“大家好,还是我”。

在这环节中,观众进入内场观看结束后,每次都需要退出展示舞台等下一场大门被打开后才能进来。节目设置这一环节表现了歌手看到观众涌进来时的激动,但其实观众进入内场究竟是因为 “推荐人的推荐”还是“猜到歌手身份想看”或是“被舞台吸引”都无从得知。

目前节目进入中后期,看点转移为歌手“能否揭名”。歌手需要两两配对一起表演合作舞台后,由推荐人决定是否给予”揭名”。第一次合作舞台没有得到”揭名”的歌手,第二次合作舞台表演结束后再次决定是否”揭名”。

但”能否揭名”对歌手实际上已经没有任何影响,节目组在纯享版上标注了所有歌手的名字,并且节目之外也把歌手的真名作为宣传看点,观众已经不需要通过观看节目才能知道歌手的真实身份。

△芒果TV页面看点已标注歌手全名

在”揭名”环节的设置上,节目也只不过是让歌手说出自己名字,没有更有其他仪式感的设计。夸大“揭名”效果,还让许多被节目一开始宣称以不淘汰、不晋级聚焦音乐本身形式所吸引的观众质疑节目违背初衷,最终走向了竞技。

这些复杂又体现不出实际意义的形式让节目整体不知道在播什么,观众无法理解也是情理之中。

2.歌手线索笼统,徒耗观众热情

节目设定“无名歌手”的概念,必然正片内容有一大部分会在对歌手的猜测和讨论上,而节目给出的这些线索,过于笼统。

比如“&”号歌手给出自己的关键词是“缺席颁奖典礼”,推荐人以为 “&”号歌手很大腕,曾经缺席过颁奖典礼。但在进行谈话时,歌手说明这个关键词仅仅只是与他专辑的信息内容有关。

在进行推荐舞台向观众展示时,比如张亚东作为推荐人推荐“逗号歌手”时,第一条线索是歌手和推荐人见面时猜测过的“久别重逢”,第二条线索给出了“推选人的校友”。

此时张亚东就是“推选人”的人选,观众第一反应会往张亚东的校友联想,尽管接下来张亚东把推选人引导为所有推荐人,这个线索对观众来说还是很为难。

不过观众也有在已有线索范围内能给出符合条件歌手名单的时候。比如在大张伟介绍“顿号歌手”大屏上出现“护士专业的歌手”线索时,观众喊出了毛不易的名字。但在这档节目中这个线索指向的其实是孟慧圆。

这些线索过于细节,除非是出圈到大众都知道的地步,不然除了粉丝没有人会深究一个歌手上过什么学校以及学过什么专业。在对歌手不够了解的情况下,这种门槛过高的关键词设置,对在节目中呈现最多的推荐人猜测讨论上起不了太大作用。

就连罗永浩在推荐线索为“上过春晚”的歌手舞台时,都吐槽线索其实没什么用,因为中国厉害点的歌手都上过春晚。

这些信息本可以加深无名歌手的印象,帮助他们以新身份重新获得认可。但歌手普遍缺乏知名度,线索不够有指向性的情况下,只会消耗观众的热情。信息过于笼统导致大众无法记住,最终也没有达到挖掘宝藏歌手的效果。

3.宣发依赖流量,过于乐观

节目因为是“无名歌手”的设定,歌手层面的流量就注定不会太大。整体关注一个是来自对湖南卫视推出新音综感到好奇的观众,另一个是为爱发电支持自己偶像的王源粉丝。

对于大众来说,湖南卫视的音综是要比无名歌手更有吸引力的话题。但节目官微开通后迟迟没有更换关于节目的头像,并且播出前的宣传也只不过是发布了两张符号海报微博。

节目给每位歌手注册了昵称统一为“宝藏歌手xx号”的个人微博,但目前为止粉丝数最多的“宝藏歌手省略号”也只有四千出头的关注人数。

节目因为是王源今年常驻的第一个音综,粉丝对其非常看重。官微开通以来流量最大的微博便是官宣王源加入节目的那条,点赞量超过十万。而节目组也深知王源的流量影响力,几乎每期节目看点都围绕王源展开。不过这样的做法让某些观众感到很不满,这部分人在豆瓣上为此给节目打低分。

节目组用歌手的真实身份做话题营销,但对于看综艺的观众来说,他们更熟悉的是歌手的符号。真名词条的宣传,除了歌手的真爱粉会关注外,无法吸引路人的点击。

并且这些话题多为#ice paper哭了#、#张亚东看金海心的眼神#这种脱离音乐内容的词条。第一期播出后,许多关注这些歌手的粉丝对节目用这种方式炒作表达了不满。

作为一档一线卫视重磅推出的音综节目,有音乐博主表达了对其播出效果较差感到不解的微博,微博下面的评论区许多人表示其实是因为歌手本身不够宝藏,才不感兴趣。

节目组称从几千名歌手中挑选出了涵盖各种类型的这26位歌手,但在实际进行舞台表演时,歌手们的选曲呈现抒情趋势。“逗号歌手”出场时,陈粒也感叹“终于来一个节奏型的歌了” 。

并且第一期进行初舞台展演的歌手多为专注幕后的创作型歌手,在唱功无法完美诠释歌曲表演的情况下,节目设置的“宝藏歌手”定位,自然只让观众感到失望。

总的来说节目无论是从形式还是内容上,都过于繁杂且没有实际意义。虽然节目进行到现在,音乐口碑渐渐回转,但观众也直言“反正节目最后每个歌手都会”揭名”,听歌就好了”。

从歌手讲述自己的经历以及节目组设置这么多形式化的内容可以看出,节目组确实是想探讨歌手职场的生态问题。但采用《Sing Again》的形式,又取名“歌手”,很难不怀疑节目组是想什么都做好,但却什么都没做好。

目前节目已经播出七期,大部分歌手已经“揭名”,不知脱离““揭名””后,节目接下来呈现什么样的走向。

    无相关信息
热门推荐
网友评论
返回顶部
{"remain":9982,"success":1}http://china.prcfe.com/global/2021/0615/905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