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滚动 > 消息正文

建议课本和校服循环使用

2023-03-10 10:31:50  来源:中国金融商报     编辑:LIZHENG

民革中央:

建议课本和校服循环使用

本报讯 记者吴敏报道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民革中央提交了一份《关于以课本和校服循环使用促进绿色生活发展的提案》。这份提案与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关于“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政策,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要求一致。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2016年,国家发改委等十部门发布了《关于促进绿色消费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在中小学校试点校服、课本循环利用,但未能全面铺开。提案认为,课本和校服循环使用,不仅可成为推动二十大精神落地的有力抓手,还能成为绿色低碳生活的最佳展示,更能切实助力生态文明建设进程。

提案指出,课本和校服循环蕴含着巨大价值。根据《2021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小学至高中在校生约为2亿人。若每人每年节约4本书,每年可节约8亿本书。若10%的学生每3年节约1套校服(6件),每年可节约0.4亿件校服。根据央视财经报道,基础教育阶段每年教材数量超28亿本,总定价超200亿元。若节约8亿本书,则可节约60亿元。2022年,《中国校服产业白皮书》显示,每年校服产业市场规模约为1200亿元。若节约10%的校服,则可节约120亿元。

此外,根据其他公开数据,课本循环每年至少节约600万吨水、44万吨木材,减少10万吨碳排放,还可减少工业废水排放。校服循环每年可节约2亿吨水。如果加上种植、印染、制衣、运输等工序,课本和校服合计可减少碳排放约500万吨,每年可节约180亿元。除了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外,也是对青少年最直接、最贴近的环保实践教育,其示范效应不容忽视。

在现实生活中,课本和校服循环的可行性较强。比如,亚马逊等二手书平台和校内、校间的交易社群,都有成熟的课本、校服循环使用模式。国内也有相关试点探索和社会基础。早在2005年,上海就开展了义务教育阶段课本循环使用试点工作。我国平台经济发达,也让课本、校服更大范围的循环和共享成为可能。

然而,推动课本、校服循环仍存在现实困难。一方面,社会认知尚未统一。绿色生活和循环意识的培养还处于起步阶段,教育部门、学校、家庭、学生还更倾向于用新书、穿新衣。而印刷、出版、采购等各利益相关主体,对此循环使用也存在较大争议,因此难以形成社会共识。

另一方面,缺乏配套政策支持。课本循环试点仍局限在某些学段和课程,基础教育阶段还未形成全国范围内的循环惯例和使用标准。此外,校服循环还处在无实施主体、无章可依、无激励机制的“三无”阶段,有待更多指南性政策的积极引导。

针对上述问题,民革中央提出三点建议:一是积极推动,有力宣贯。大力开展教材和校服循环使用的宣传工作,探索将循环使用推广为学生时尚生活方式的故事讲述和习惯养成。如,将每本教材的碳足迹印在书的封面之上,让生态文明和绿色生活观念教育从小开始,终生实践。

二是提炼标准,建立机制,为课本循环提供支撑。系统研究课本循环使用工作,形成课本循环实施的操作指南,方便更多学校参与。在推广初期,给予学校专门的开支目录和经费调度上的灵活性,费用可逐年分摊至学生的课本费,协调解决循环教材的费用问题。逐步扩大目录,如,接受毕业生捐赠,将轻度使用的必备教辅、推荐阅读书目等纳入循环体系。在纸张、装订等方面提出要求,提高课本质量,形成支撑循环的稳定环保技术方案。推行简单易行的消毒、保洁标准,保证使用安全。

三是制定校服循环管理指南,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其中。制定校服循环的卫生、安全等绿色标准,在收集、分拣、存放、包装、对接等方面给予规范指导,让各类社会主体能有规可依。建立家委会协商制度,让家委会成为校服循环的先行主体,并支持社区提供存放点,以校园循环带动社会环保。鼓励大型互联网平台、专业互联网应用、专业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将部分合规校服从传统回收链路中剥离出来,提高校服循环的规模化和专业化。鼓励建立渠道或平台,提供更高效的路径将校服回收处理后批量捐赠给有需要的贫困地区或学校。提供更多便利的校服循环入口,让专业实践者获得广泛的社会价值认同。

本报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中国政府采购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无相关信息
热门推荐
网友评论
返回顶部
{"remain":9985,"success":1}http://china.prcfe.com/global/2023/0310/1068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