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你是否也被“内卷”困住了?
“内卷”是当今社会的热门词汇,它不仅指努力本身,更描述了一种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的非理性竞争。在升学、就业、人际压力交织下,许多大学生陷入疲惫与焦虑。
“内卷”的本质,是一种集个体心理、群体行为、文化和社会生态于一体的多维心理结构。只有理解我们为何被困,才能找到科学的自救方法。
一、直击“内卷”核心:是什么在消耗我们?
“内卷”陷阱之所以难以逃脱,源于其四大心理特征维度:
1.资源稀缺感:环境的催化剂
城镇化和人口增长让有限资源被重新分配,个体被迫投入更多精力争夺机会。这加重了注意力和认知负荷。
2.非良性竞争:无谓的付出
内卷通常被理解为是一种非理性的竞争行为,当竞争者过多、价值导向单一时,努力常与收益失衡。这种非理性的竞争一方面使得个体难以实现目标,另一方面还可能损害到整体的合作与信任。
3.社会规范压力: “ 被裹挟”的努力
在“内卷”这一大环境下,“以众为本”是一种新的群体规范。例如,当大多数员工过度努力或选择过度工作量时,就会形成一种新的群体规范(如“加班文化”)。此时个体为了融入其中,也会做出与群体一致的行为,进而形成内卷循环。
4.心理压力与负面情绪:隐形的伤害
内卷常伴随焦虑和压力。有研究发现,内卷现象更多地表现为消极地心里后果。大学生在学业与未来职业不确定性下,焦虑症状和情绪困扰更为突出。
二、警惕“内卷”的健康代价:焦虑与抑郁
大学阶段是个体成长的重要转折期,伴随着多重适应性挑战。一方面,学生需要应对环境的变化,如离开父母、建立新的社交关系;另一方面,还要面对学业技能的提升和未来职业方向的不确定性。在这些压力源的共同作用下,大学生群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比例显著增加。
1. 高发率: 有研究显示全球大学生群体中,焦虑和抑郁是最常见的心理障碍,患病率高达24.5%。
2.严重 后果: 焦虑症表现为过度恐惧或焦虑,并且与具体情境或年龄不符。若不及时治疗,焦虑症状将严重影响学生的生活质量、社交功能和学业表现,甚至可能导致延期毕业或辍学、滥用酒精、抑郁和自杀行为。
3. 寻助困境: 虽有许多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疗法,CBT)是有效的,但现实中因费用、病耻感和资源不足,求助率极低。
三、科学脱困之路:三大实证有效的心理减压术
既然内卷带来的压力和焦虑是普遍存在的,我们应该如何科学有效地自救呢?以下是基于严谨研究的心理干预方法:
1.ICBT:随时随地的“在线心理辅导”
ICBT(Internet-delivered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互联网认知行为疗法)被提出作为解决传统求助障碍的有效替代方案。它通过在线平台(电脑、手机或平板电脑)提供认知行为疗法。
(1)效果显著:研究发现,ICBT 这种“线上心理辅导”对缓解大学生的焦虑确实有用。总体上,它能带来一定程度的改善(Hedges’ g = -0.48)。
(2)核心内容:ICBT课程通常包括心理教育、认知重构、活动安排、放松训练、分级暴露、社交技能训练和问题解决策略等内容。
(3)指导更佳:有指导的ICBT效果更佳。如果在学习过程中有老师、教练或者支持者给点指导和反馈,效果会更好(g = -0.56),比自己一个人摸索要强得多(g = -0.37)。这种陪伴和鼓励,就像健身时有教练在旁边督促一样,更容易坚持下去,也能获得更好的结果。
(4)提升参与度小贴士:提供高强度反馈/指导、设定明确的完成期限,以及提供奖励(如经济激励或课程学分)都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参与度。
2.MBSR:培养内心的“非评判性觉知”
MBSR(Mindfulness-Based Stress Reduction,正念减压)被认为是一种标准化的心理干预方法,旨在减少压力、鼓励正念思维习惯,并帮助个体以非评判性的方式管理困难的情绪体验。
(1)广泛益处:MBSR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干预具有显著效果。相关研究分析显示,MBSR有效地降低了:焦虑症状(SMD ≈ -0.29);抑郁症状(SMD ≈ -0.32);感知压力(SMD ≈ -0.41)。
(2)积极提升:MBSR还能改善正念水平、自我仁慈(self-kindness)和身体健康。
(3)效果积累:正念练习的效果是逐步积累的,且与时间和练习成正比。一些研究表明,相对短期的干预(如两周)就能对管理负面情绪和缓解压力产生潜在影响。
3.运动:身心健康的最强“抗压秘方”
身体活动被推荐作为抑郁症的低风险辅助疗法。对于对抗内卷带来的负面情绪,运动是无可替代的。
(1)运动与抑郁的负相关:相关研究分析证实,身体活动与大学生的抑郁症状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r=-0.238)。体育锻炼通过增强自尊、减轻孤独感、缓解感知压力和焦虑、以及提升自我效能感来减轻抑郁风险。
(2)最优强度:运动强度不同则效果不同。针对大学生群体的研究发现,轻度活动和剧烈活动的相关性不显著;中等强度身体活动在减轻抑郁方面表现出最强的负相关性(r=-0.428)。中等强度运动能最大程度地减少炎症、防止皮质醇飙升,并显著提高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
(3)运动类型与接受度:多种运动方式对缓解焦虑和抑郁有效,包括步行/慢跑、瑜伽、力量训练、太极/气功和混合有氧运动。研究显示,瑜伽和力量训练是接受度最高的运动方式。
四、结语:掌控节奏,活出自我
内卷现象是中国社会变迁下复杂心理状态的映射,它不是你个人的失败,而是环境和规范共同作用的结果。面对这种困境,我们不能选择“躺平”,而是要积极利用科学的方法来“自救”:
1. 识别压力源: 认识到资源稀缺和社会规范是如何影响你的,理解你正在进行的是“非良性竞争”。
2. 寻求专业支持: 如果心理困扰严重,ICBT提供了一个方便、低成本的在线选择,尤其是有指导的干预效果更佳。
3. 拥抱正念: 尝试MBSR练习,通过有意识、非评判性的觉知,减轻焦虑、抑郁和压力。
4. 科学运动: 将运动视为核心治疗手段。大学生应注重中等强度身体活动,如快走、慢跑或中等强度的力量训练。瑜伽和力量训练因其高接受度,是非常值得推荐的减压方式。
记住,运动干预和正念实践的效果是持续和积累的。走出“内卷”陷阱,需从掌控自己的身心节奏开始,为自己建立一个更健康、更坚韧的心理防线。
(陈然 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进入8月,多地数字人民币
中国电信来了 三大悬念
抓营销促回款 房企审慎
天猫星选联合阿玛尼推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