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滚动 > 消息正文

19家白酒上市公司三季报出炉,仅两家营收同比增长,行业或加速筑底

2025-11-04 08:49:13  来源:互联网     编辑:王晓华

截至10月30日晚间,19家A股白酒上市公司2025年三季报已全部出炉,酒业家梳理财报发现,今年三季报成为近几年以来最为艰难的财报季。

在白酒行业 “政策调整、消费结构转型、存量竞争” 三期叠加的深度调整期下,与去年大部分酒企尚能保持低位数增长不同,今年1-9月,仅贵州茅台、山西汾酒两家企业实现营收规模、净利润的正向增长,多家酒企出现30%以上幅度的营收和利润下滑,体现出酒业调整期酒企发展之不易。

但多位业内人士也向酒业家表示,在白酒上市公司整体降速的背景之下,白酒行业的供需关系有望迎来改善,行业触底在望。

透视白酒三季报:1-9月仅茅台、汾酒实现营收、净利正增长

酒业家整理对比2024年第三季度17家主要白酒上市企业(不含牛栏山、皇台酒业、上海贵酒)的业绩发现:2024年7-9月,17家酒企中7家出现负增长,其中3家营收跌幅超过40%;5家酒企增速在3%以内;仅1家酒企第三季度业绩增速较上半年稍有提升;即便是增速断档领先的5家酒企,也仅实现10%-16%的增幅,相较于第一季度、上半年普遍20%左右的增幅,降速十分显著。而今年第三季度,多数酒企业绩加速下滑,从营收层面看,17家主要白酒上市企业中,仅贵州茅台、山西汾酒营收实现正增长,其中仅有茅台一家在营收、净利润两大指标上实现双增长,剩余15家酒企皆出现业绩下滑,部分企业营收下滑达50%以上。

隐藏在数字之下的,是行业马太效应的加速显现。根据中国酒业协会数据,2024年,CR6 企业(茅台、五粮液、山西汾酒、泸州老窖、洋河、古井贡酒)利润总额占行业比重达 86%,较2014年的55%实现了大幅提升。而从今年第三季度情况来看,多数二线酒企与中小酒企面临亏损的境地,头部酒企虽然也在降速,却通过产品结构优化与渠道管理巩固市场地位,“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趋势更加明显。

有业内人士向酒业家指出,从三季报来看,接受“降速”和负增长已成为为行业共识,并成为许多酒企,尤其是上市酒企财报中可见的现实。今年三季度,大部分上市酒企营收、利润均出现大幅下滑,这也与渠道端所感知到的“压力缓解”之间的落差相匹配。这也说明,部分酒企已开始拿出“壮士断腕”的勇气接受低速增长甚至阶段性负增长,以维护整个价格体系和行业生态的稳定为优先,而非追求报表增速,而这也必将加速白酒行业的出清速度。

动销为王!从茅台看酒业穿越周期之道

在白酒行业加速出清、整体动销下滑的当下,贵州茅台、山西汾酒等企业三季报显得尤为难得。以茅台为例,前三季度,贵州茅台实现营收营业总收入1309.04亿元,同比增长6.32%,是上市酒企中唯一保持营收6%以上的企业;实现净利润646.26亿元,同比增长6.25%,是上市主流酒企中,唯一净利润保持6%以上增长的企业。而在三季度,贵州茅台是唯一一家实现营收、净利润均正增长的企业,这与茅台今年以来在渠道端、消费者端的系统耕耘密不可分。

酒业家了解到,今年以来,茅台管理层先后深入全国各地市场调研,春节复工后不到两周就深入一线市场调研,16天时间覆盖18个省区的1700多家渠道商,为商家明确发展方向;6月走访京东、阿里,组织全国40位传统经销商召开座谈会,主动优化线上和线下渠道的“协同效应”;8月至9月,茅台再启秋季市场调研,深入华东、西南、东北、华北、西北市场一线,累计覆盖了16个省区,全国超300家渠道商深度参与,进一步抢抓“双节”市场。

从终端动销来看,6-7月,茅台酒动销趋于稳定,8月动销开始回暖,9月后动销大幅提升,环比增长约一倍,同比增长也超20%,经销商“存销比”下降五成,处于良好水平。与此同时,透过茅台管理层近期释放的信号,系列酒的降速应是为了维护渠道韧性“主动为之”。

多家券商也对茅台第三季度的成绩与努力给予高度认可。西部证券表示,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回款能力是行业独一档,茅台酒销售表现稳健。此外,公司短期降速,中长期看对经营质量和行业发展均有积极带动作用。民生证券表示,考虑其断层领先的品牌力和渠道抗风险能力,三季报的降速出清或将带来一轮估值修复。

从汾酒看,汾酒不仅进一步巩固了行业前三的地位,更持续扩大自身的领先优势。企业能稳住基本盘,是长期贯彻“抓青花、强腰部、稳玻汾”策略正在奏效。与此同时,省外市场成为增长主引擎。2025年前三季度,汾酒省外市场实现销售收入218.13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2.72%。

茅台、汾酒等头部酒企在第三季度的“稳”,也成为其与白酒行业一道穿越周期的底气。

行业加速触底!2026或将迎来动销拐点

按照康波周期理论,一轮完整的经济波动要经历繁荣、衰退、萧条、回升四个阶段。多家券商预测,新一轮康波周期的回升期有望自2026年开启,从二级市场投资角度来看,当整个行业形成控量保价、清理库存的共识时,正是行业筑底之时。

酒业家在近期走访市场时,不少经销商也认为,本轮周期演绎,当下已从“渠道煎熬期”进入“企业煎熬期”,底部反转信号确立。本轮“渠道煎熬期”自2022年开始,需求的扰动更为复杂,产业库存持续攀升至2024年第三季度,随后企业逐步下调增长目标,渠道杠杆开始收缩,市场库存有所下降,产业进入“企业煎熬期”。从当下三季度情况来看,白酒企业开始真正意义的“降速”,这也意味着离周期底部不远了。

对此,国泰海通在研报表示,从顺序看,渠道底>业绩底>库存底;从节奏看,当下已处于渠道利润底,并向业绩底加速迈进,预计最早在2026上半年有望达到业绩底。

中信证券也认为,白酒行业当前正处于过去三十年以来第三轮大周期的筑底阶段。本轮行业基本面底有望出现在2025年三季度,今年下半年是白酒上市公司报表业绩压力最大的阶段,预计最早2026年一季度有望看到动销拐点。

    无相关信息
热门推荐
网友评论
返回顶部
{"remain":9,"success":1}http://china.prcfe.com/global/2025/1104/114389.html